所谓“保险欺诈”,一般指的是保险金诈骗类欺诈行为,主要包括故意虚构保险标的,骗取保险金;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编造虚假的事故原因或者夸大损失程度,骗取保险金,故意造成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的行为等。上述“杀妻骗保”案便是典型的保险欺诈。
值得一提的是,保险欺诈一直是保险业的顽疾,根据国际保险监管者协会测算,全球每年约有20%至30%的保险赔款涉嫌欺诈,损失金额约800亿美元。
我国保险欺诈同样猖狂。以地方为例,据陕西省保险行业协会介绍,2018年上半年,各保险公司会员单位报送的涉嫌保险欺诈案件共1419件,涉案总额8971.69万余元。29家保险公司会员单位发现疑似案件(或线索),其中财产险公司25家,涉案1414起,涉案金额8597.23万元;人身险公司4家,涉案5起,涉案金额374.45万余元。
同时,随着保险公司业务的发展,各种潜在的欺诈风险也随之增加,欺诈手段呈现多样化、专业化、团体化等特征。保险欺诈作案手段隐秘,涉案人员众多,涉案金额巨大,跨界犯罪增加,加大了保险公司的经营风险和管理难度。
对此,监管部门于去年初下发《反保险欺诈指引》,并要求各保险机构在2018年4月1日起正式实施。今年4月初,监管层又下发了欺诈风险管理能力自评估工作的通知,目的是全面掌握保险公司欺诈风险管理能力状况和欺诈风险现状,防范化解保险欺诈风险,保护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保险行业健康发展。
《国际金融报》记者从易安保险等多家保险公司处了解到,保险公司欺诈风险管理主要表现在承保端和理赔端。承保端主要和第三方机构合作,通过大数据,校验投保人黑名单、重复多头投保等情况,提高事先识别及预防;理赔端主要依靠人工控制,通过理赔人员或者公估对疑似欺诈案件进行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