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夏时报 记者:吴敏

近日,渤海财险披露了2019年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报告显示,去年四季度该公司保险业务收入8.15亿元,净利润-1.18亿元。若结合去年前三个季度的数据来看,该公司全年保费收入37.2亿元。净利润方面,去年全年亏损约2.83亿元。

对于亏损的加剧,渤海财险相关负责人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2019年亏损有所增加,主要是车险业务亏损。2017年、2018年公司承保了一些业务品质较差的业务,比较集中地体现在2019年经营结果中。”

偿付能力垫底 现金流净流出1.02亿

偿付能力作为保险公司现金流动性的重要指标,一直是监管重点。渤海财险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去年其四季度核心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均为112.61%,在财险公司中垫底,同时也是唯一一家综合偿付能力低于120%的财险公司。

对于渤海财险而言,补充偿付能力充足率已经迫在眉睫。

从2012年开始,渤海财险偿付能力充足率就开始持续下行,从525%缩减为2018年的140.20%。截止到2019年三季度末,该公司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28.85%,如今跌至112.61%,距离监管最低要求的100%,又近了一步。

好在渤海财险已有措施。日前,渤海财险在天津产权交易中心挂牌不超过10亿元的增资项目,对应持股比例不超过29.74%,意在通过增资引战,进行混改,该增资项目截止到2020年2月27日。

对于增资用途,渤海财险方面表示,主要用于该公司偿付能力的补充以及对投资、非车险领域发展的支持。

不过,渤海财险四季度净现金流由正转负,呈现净流出1.02亿元,而上季度为净流入5420.56万元。

渤海财险在年报中表示,2019年公司累计净现金流8139万元,四季度当季度净现金流-1.02亿元。四季度末,综合流动比率三个月内98.38%,综合流动比率一年以内76.42%,综合流动比率一年以上59.66%,均低于100%,且与上季度相比有所下降。说明按照现有资产负债情况,到期的资产不能满足相同期间到期负债的资金需求。

有业内人士指出:“现金流量比传统的利润指标更能说明企业的盈利质量。总体来说,企业财务状况越好,现金净流量越多,所需资金越少;反之,财务状况越差,现金净流量越少,所需资金越多。”

车险拖累亏损加剧

资料显示,渤海财险是由天津国有骨干企业发起设立,2005年10月18日开业,是首家总部设在天津的全国性财产保险公司。截止目前,该公司已经拥有24家省级机构,300多家地市级和县级机构,销售服务网络遍及全国中、东、西部地区。

目前渤海财险共有6家股东。其中,天津市泰达国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40.62%,为第一大股东;澳大利亚保险集团有限公司持股16.92%,为第二大股东;天津滨海高新区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持股15.38%,为第三大股东;北方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持股13.54%;天津联津投资有限公司和天津渤海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均持股6.77%。

作为一家成立10年以上的中小型财险公司,渤海财险的盈利情况近几年的表现并不乐观。自2016年以来,该公司一直处在亏损状态中,2016年到2018年分别亏损1829万元、1.94亿元、1.12亿元,2019年净利润亏损进一步扩大至2.83亿元。

对于亏损的加剧,渤海财险相关负责人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2019年亏损有所增加,主要是车险业务亏损。2017年、2018年公司承保了一些业务品质较差的业务,比较集中地体现在2019年经营结果中。”

此言不虚,渤海财险亏损的背后,正是车险业务的拖累。

2013年至2017年,渤海财险车险对保费收入的贡献占比呈现上升趋势,分别为84.84%、87.37%、86.73%、90.35%、91.27%。而其承保利润亏损在2013年至2016年逐渐收窄,但2017年亏损大幅增至3.09亿元。2018年,该公司车险业务保费收入为35.46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占总保费收入比,从2017年的91.27%缩减至88.60%。

一位险企高管告诉本报记者:“现在商车费改,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了。相对大的公司实力更强,费用方面投入更大。而中小型企业,目前品牌较小、会场认可度较低,所以需要投入的如宣传、市场扩展等费用就更多了,所以盈利非常困难。”

引入战投 推动非车业务发展

持续的亏损“烧钱”毕竟不是长久之计,且进一步转型成长急需资金支持。

渤海财险相关负责人向本报记者表示:“公司着力推动非车险业务的战略性发展。调整和完善非车险业务组织和销售体系,总、分联动、内外互通;突出发展非车个险业务;推进新业务发展;充分利用股东资源优势,加快天津地区非车险业务发展。”

事实上,2019年开始,渤海财险就将“加强偿付能力管理”“推进车险有质量增长”“加快推进非车险专业化特色化发展”等作为重点工作。在2020年工作安排中,渤海财险还明确表示,希望精耕信保协同空间。

一位财险精算师表示,发展非车业务对资本的需求较大,在偿二代下,保险风险最低资本要求非车险的系数比车险大,非车业务增多,就会导致偿付能力下降。

这一点,渤海财险并非没有意识到。在2020年工作会议上,其明确表示要加快混改增资,坚持引资、引战、引智、引制相结合,做好顶层设计,激发和释放经营活力。

从目前渤海财险非车业务占比来看,要成功转型还有一段较长的路要走。数据显示,2016年至2018年,渤海财险非车业务占公司总保费比重分别为9.65%、8.73%、11.4%。从其目前的非车业务结构来看,主要是责任保险、家庭及个人财产险、企业财产险以及意外伤害险,但各业务占比接近,无突出险种。

不过,上述险企高管告诉本报记者:“未来,如果哪家公司可以将客户体验做的更好,就把握了弯道超车的最好机遇。过去的保险公司普遍以‘保费为王’,卖出去就不管了,但现在,随着互联网保险的兴起,客户对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也就给了一些有科技应用布局的保险企业新的机会,但同时也是新的挑战,客户维护管理做的好的业务员也将得到更多的重视。”